您好!欢迎进入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专家解读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发布日期:2019-11-24   来源:郑州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于2019年11月24日17点落下帷幕,无论是“实在做不完,只能连蒙带猜选C”的慌张与懊恼,还是“刚刚写完赶上交卷”的正常发挥,考生持续一整天高度紧张的状态终于得以缓解。不论“难”与“不难”,发挥如何,结果怎样,相信各位考生都已在考场上全力以赴。那么,此次国考的考题情况如何?我们不妨听听专家们的见解。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的专家们,来对今年国考公共科目的笔试进行全面解读:

主持人:国考对万千考生来说,无异于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国考的招录规模明显扩大,招录人数明显增多,不少培训机构预测,今年的考试难度相较去年定会有所下降,对此,您怎么看?

研究院专家:主持人好。国考被称为“盛事”实不为过,大家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不亚于每年的高考。作为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的专业机构,每一年的国考、省考我们都会高度关注,并致力于用一种更加客观、科学的视角来向大家展示我们国家关于人才测评与选拔方面的理念、方向、方式与载体。结合本次国考,仅从招考人数和报考数量来分析竞争难度,显然不够科学。从数字上来看,2020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确比2019年增加了近一万人,但参加考试的人数也仍然超过百万,达到了143万人,与去年人数相差不多。但考试的难度除了跟招录名额有关外,与岗位所需能力素质要求、考生知识积累水平、试题的呈现等方面均有重要联系,它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主持人:据说今年的考题特别贴近基层与生活实际?

研究院专家:是的。今年的考生需特别注意两点,这两点不仅与笔试有关,与之后的面试也密切相关。一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的“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国考招录政策向基层一线倾斜,注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77.3%的录用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上述两点是今年国考明确区别于往年考试的特色与变化,也是测查考生水平的重要标准与内容,把握好这两点,也就不难理解今年国考的试题了。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与国考笔试面试都有重要影响的两点,那么具体到考试科目上,有哪些体现呢?它们会导致试题难度的明显变化吗?

研究院专家:好的,接下来我将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大模块的试题情况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是常识判断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正是我刚才讲到的两点的集中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文化强国、五大理念,乡村振兴、黄文秀、杜国富时代楷模等知识点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体现;对重大党史事件、攻坚战、党内监督等知识点的考查,明确突出了政治要求;其他涉及经济、法律、军事、科技、地理等知识的考查都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如套路贷、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制度、法律等知识的细节考查要求明显提升,倾向于实际问题解决,对于部分没有经历过基层工作锻炼的考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逻辑填空突出语境分析,“两败俱伤”“自叹不如”“薪火相传”等高频成语占主导地位;语句表达部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艺、科技等方面,除了“一带一路”、人工智能、矿产资源、新时代文学创作、社会征信等热点话题外,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紧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观;从题目类型上看,主旨类题目占据主流;副省级试题中,言语理解仍延用了对阅读能力要求更高的篇章阅读,考查了古代冠、冕的知识和3D打印心脏技术。无论是地市级还是副省级,选项设置的迷惑性明显增强,说明国考对考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判断推理部分,整体没有较大变化且难度适中,考查内容较为常规。图形推理部分除一笔画、旋转、叠加、对称等常见规律外,加大了对立体图形规律的考查,涉及多面体视图、截面及展开图对应关系;定义判断涉及心理、经济、数学等领域,另外在选项设置上进行了一定创新,如通过图片上植物的形态来判断正确答案,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

数量关系部分,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抽屉原理、几何计算等常规考点与往年一致,亮点在于题目的情境设置紧密结合了我国当前时政热点,如设置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间分配情境来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资料分析部分,仍是4篇图文材料20道小题,内容涉及集成电路进出口、国内居民旅游情况、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全国公园数量及相关收入情况,题目设置与往年不同的是,更加侧重对实际工作中常见统计图表数据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的考查,且问题设置侧重数值区间的计算,更加贴近基层实际工作需要。

主持人: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么多的知识点,120分钟的时间,对考生来说,还真的是比较紧张的。相比而言,申论在时间上可能会宽裕些,但对您说的两点考查是不是体现得更明显一些?

研究院专家:是的,行测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平均只有50秒左右,还是比较紧张的。申论方面,地市级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紧密贴合基层实际工作,从给定材料上看,形式上延续了国考的一贯特色,以多个案例性质的材料为主,共5则材料,可读性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主题,涉及基层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乡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农贸市场调查改造工作实务、莱康村典型工作等方面;从题型题量来看,5道题目会在考生中划出一道明显的有基层工作经验和无基层工作经验的界限,第1、2、4题常规考查考生对问题的分析、推断与解决能力;但“介绍提纲”“推荐材料”等都是基层工作中的常用语种,对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而言,对两种文书的写作肯定有难度。

副省级申论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人才引进与发展的主题展开,材料和问题数量与地市级一致,主要区别在于更侧重理论层面的探讨,如对调研提纲和推介讲话稿的起草等,需要考生熟悉国家的发展战略,具备一定的基层工作谋划能力。另外,两套试题中,最后写作题的总字数均为800~1000字,低于往年的1000~1200字,也是贴合目前反对形式主义背景下基层工作实际要求的体现。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的精彩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

豫ICP备2023003296号-2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zzet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