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长垣市实施“四项工程”,做优人才创新生态

发布日期:2022-03-25   来源:牧野人才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长垣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底气是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长垣市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以锻造干部一流能力作风,营造一流发展环境,推动实施“四项工程”,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链条,持续培育创新发展新优势。目前,全市共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675人,历史性入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实施高精尖人才招引工程

对标建设现代化长垣目标,组织干部开展“引什么才、怎么引才”大讨论,推进人才引进规模化、常态化、精准化。

聚焦高端人才强招引。以求贤若渴的热忱、锲而不舍的韧劲,积极对接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人选、中原学者等高端人才,建设院士工作站7个,中原学者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与杨叔子、徐滨士等10位院士,张元、王继生等13位中原学者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全职引进外聘高层次人才418人,其中,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选33人;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221人。

瞄准产业需求强招引。组织干部深入起重、卫材、防腐等主导产业蹲点调研,对接企业需求和政策导向,梳理编制“长垣市产业共性技术需求”“重点企业核心关键技术需求”,通过“招才+引智”方式,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前沿技术。疫情期间,组织高端人才成立专项团队,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发布的技术攻关项目被高校、科研院所揭榜9项,为支援全国医用防护用品贡献了长垣力量。

围绕优化管理强招引。积极破解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本土化经营的瓶颈,鼓励企业引进善于资本运作和具有战略眼光、引领行业发展的职业经理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吸引了原中国六冶副总经理俞有飞、施耐德电气高级项目经理丁海洋等120余位高级管理人才。宏力医疗聘请专业管理团队和金融团队,提升利用资本市场能力,成功实现上市。

实施育人水平提升工程

坚持分类施策、产教融合,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抓好各类人才培育。

做精企业家培优。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每年列支300余万企业家培训专项基金,组织赴北大、上海交大、浙大等高等学府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家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实现自主创业或顺利接班,厚植了识大体、敢担当、讲奉献的长垣企业家精神。我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实施以来,企业家、新乡贤投资捐款达18亿元。

做强技能人才培育。引导干部一手抓高端人才引进,一手抓技能人才培养,让技能人才撑起“长垣制造”的脊梁。紧扣主导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建成长垣技师学院、长垣烹饪学院两所万人大校,每年培养技能人才5600余人。全市具有职业资格等级的工人达7万人,占产业工人总数的35%,打造了一支以全国技术能手吴庆富为代表的技能人才队伍。

做实本土人才回归。依托本地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在外商会,组织领导干部开展精准拜访,实施发现储备一批、联络回归一批、评选表彰一批“三个一批”,引导在外起重、卫材业务精英返乡兴办实体,吸引防腐施工企业总部回迁,完成投资426亿元,实现“业务员向企业家、原始积累向创业资本”两个转化。

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注重加强干部科技创新专业知识培训,在政企联动中提高前瞻性服务能力,指导建设聚才用才的创新创业平台。

培育创新主体。实行领导干部分包制度,开展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遴选建立培育基础企业库,对入库企业动态管理、优进劣出。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390家(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6家、省创新龙头企业3家。

建设研发平台。把研发平台建设作为承接人才引进、提升创新实力的基础性工作,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讲,对照标准,找短板、补弱项,提高申报成功率,对建设国家级、省级平台载体的,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18个,集聚科技人才5100余人。驼人集团牵头组建的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研究院,是全省首批10个省级产业研究院之一。

深化“产学研用”。鼓励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深度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与高校联合共建域外研发机构,占领行业制高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跑地位。目前,全市企业与86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卫华集团在北京、郑州、武汉各建立60人的研发中心。

实施创新政策直送工程

引才的关键在引心,重点在提高服务能力。开展人才优质服务行动,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的人才服务政策,使优秀人才来之即安、来之即留,更使他们主动宣传、以才引才。

物质上激励。实行企事业(个人)创新发展积分管理机制,设立人才兴业奖、科技创新奖,采用指标量化的办法评估积分,按1分1万元进行奖励,近年来连续奖补创新资金7.6亿元。对高层次人才,创办参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最高给予200万元资金支持。

服务上贴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让干部给企业和人才当好“店小二”,推进“一次办妥”政务服务,在土地、融资、税收等问题上排忧解难,对需要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的,开辟绿色通道“一站式”办理;需要购房的,一次性补助5—50万元;需要租房的,提供300套免租住房。

精神上关怀。成立了全国首家外聘高层次人才协会,每年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假日举办观摩座谈,“四大班子”领导与高层次人才共度佳节、共商发展,听取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建设人才公园,开展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在举办产业博览会、发展论坛、全民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都对外来人才专设席位,主动帮助其融入长垣“朋友圈”,让各类人才在长垣安心、安业、安家。


豫ICP备2023003296号-2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zzet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