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驻马店市委编办围绕“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现代化驻马店”发展战略,立足实践实际,深入实施“智汇驻马店”人才工程,围绕营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凝聚招才引智的工作合力、提升人才聚集的工作效能和培植人才成长的平台载体方面聚焦发力,高水平服务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确保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持续为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机构编制保障。
优化职能体系和工作机制 营造人才聚集的良好环境
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职能。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及时跟进新形势、新任务,调整完善了政务服务、招商投资、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公共资源交易、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机构职能;同时在与市场关联度高的党政机构统一设置了行政审批服务科,加强人员编制配备,大幅提升了便民服务办事效率。
细化规范部门职责任务。持续巩固权责清单编制成果,对于部门之间、部门与原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之间职责事项划转调整的,及时进行清单动态调整;制定业务流程图,重点明确业务办理环节、责任科室、承诺时限等要素,最大限度精简环节、压缩时限,不断优化部门外部协调运行机制和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促进部门职能高效运转。
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机构编制业务与贯彻落实《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相结合,配合做优人才流通、公共教育、知识产权、监管执法等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推动有关单位在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环境方面提高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强化人才工作机构和力量 凝聚招才引智的工作合力
完善组织架构。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加强人才工作力量整合,在市委组织部挂牌成立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好发挥党委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部门人才工作职责,指导市直相关部门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职能纳入部门“三定”规定,建立健全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健全人才机构。组建高规格的驻马店市人才服务中心,重点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交流和发展促进工作,为来驻马店工作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借助招商之力,在市政府相关招商办事机构增加了招才引智职能,配备专职人员,推动提升招才引智服务保障能力。
充实专班力量。市委编办组建人才引进服务专班,按照招才引智活动计划,选派经过专业培训的业务骨干到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重点高校校园专场招聘会等高层次人才引进现场,详细解答机构编制方面问题;同时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干部参与到引进人才面试、政审等环节,配合做好引进人才招录服务工作。
创新编制管理和服务模式 提升人才聚集的工作效能
盘活机构编制资源。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等工作,实时掌握市直单位人才队伍现状;在严格编制总量控制、规范编制使用管理的基础上,坚持“有减有增、动态平衡”的原则,合理调配好编制资源,重点保障市直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科研院所、文物保护等重点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用编需求,努力实现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
用好人才周转编制。根据市直单位人才编制计划情况,由市委编委在事业编制总量内核定人才编制数量,及时保障市直单位引进人才用编需求。在此基础上,市委编办进一步创新引进人才核编机制,先核定市直单位使用人才编制控制数,待人才引进完成后再核定人才编制,进一步推动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同时按照“特需特办、人编对号、人留编留、人去编销”的人才编制使用原则,动态管理人才编制,确保引进人才在满编、超编的情况下能顺利办理入编手续,用人单位出现空编和引进人才调离时及时收回人才编制,激励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畅通人才绿色通道。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申请计划和入编备案等事项,实行“专员接件、即时受理”绿色通道模式,在引进人才现场设置编制服务窗口,主动做好高层次人才核编列编工作,从2019年起累计为600余名高层次人才办理了入编手续,为人才引进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打消了引进人才编制顾虑,防止人才因编制问题而外流。
构筑人才平台和创新载体 培植人才成长的丰沃土壤
推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市委编办积极践行“以创新增强新生动力”决策部署,从机构编制保障方面全力支持各县区、市直单位引进高层次创新平台,推动本地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与高水平科研院校共建创新平台,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起能干事、干成事的广阔舞台,充分激发创新平台的战略眼光、研判能力与技术优势,更好服务区域事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平舆县与中山大学共建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实验基地,泌阳县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共建夏南牛产业发展研究院,市中医院成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六临床医学院,驻马店农业学校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共同办学,市博爱幼儿园成为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实践基地”。
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布局。围绕驻马店“国际农都”战略定位,持续优化农业农村局所属技术服务机构职能配置,创新设置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重点加强对优势农作物精深加工研究,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需求。围绕建设“戏曲文化之乡”,推动成立市现代豫剧研究中心,重点研究樊戏和樊粹庭豫剧艺术,不断将其打造成为引进戏曲人才的平台。同时,持续优化设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提升开展高水平科技合作交流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为产业创新发展赋能添力。
实施高校内设机构自主管理。结合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黄淮学院、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培育竞争新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黄淮学院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产教融合,围绕产业发展灵活设置内设机构,成立河南省农(副)产品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新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驻马店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艺术设计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等内设科研机构,与正阳县共建农产品加工学院、与泌阳县共建食用菌产业学院,搭建了一批应用型科学研究平台,充分调动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创新积极性,实现了成果转化100余项,有力推动地方科技进步,为驻马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