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创优环境激活人才驱动发展“强引擎”

发布日期:2023-01-12   来源:郑州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号角。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引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近日,安阳市委组织部推出“人才引领驱动·领导笔谈”栏目,聆听来自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思考感悟,感受新征程上创新举措与使命担当。本期中原人才微信公号转载该市北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文森的文章:《创优环境激活人才驱动发展“强引擎”》,以飨读者。


创优环境激活人才驱动发展“强引擎”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北关区聚焦贯彻落实省委“十大战略”、市委“百条举措”,以深化“洹泉涌流·一岗一房”人才政策为载体,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在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互嵌融、组团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全区各类人才队伍呈现出量质齐优的良好局面。



坚持高标准推进

打造人才引育“加速器”


当前,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大背景下,人才争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的人才政策和资金投入比拼白热化。北关区委审时度势,切实加强领导,高标准推进人才工作。


一是强化党管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工作,党管人才的核心是“党领导人才工作”。我区成立了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的主体责任。区委组织部作为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部门,在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把握当前区域人才竞争的新动向、新特点、新规律,积极谋划符合本地工作实际的人才工作举措。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全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推出以来,我区迅速部署,建立健全人社、工信、住建、商务等职能单位组成的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安排部署人才工作。第一时间形成北关“洹泉涌流”政策配套体系,第一时间实现“一卡通”人才专项服务。将人才工作纳入对各街道(镇)和职能部门的年度述职考评体系,并加大考核权重。坚持周通报、月督导、季评估、年述职的推进机制,持续压实各级各部门抓人才工作责任,推动更加优惠的政策细则落实、落地。


三是强化政治引领。持续深入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专家人才制度,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服务人才作用,将专家人才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增强各类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为他们参与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平台。


坚持靶向精准

搭建产业集聚人才“强磁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人才是产业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北关区面对传统产业发展受限,新型产业方向不明确的难题,积极寻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力求发挥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持作用,助推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深入一线动员。明确“产业聚人才、人才促产业”思路,靶向聚焦“无人机、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建筑业”主导产业引才需求,突出政策先行引领人才集聚的理念。一方面县级干部带头深入重点企业实地走访,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打消企业引才难点和顾虑。另一方面,组织部牵头人社、工信部门,深入全区各类企业,大力推介“洹泉涌流·一岗一房”政策,现场答疑解惑,帮助企业开发岗位,帮助企业利用政策精准引才。


二是突出人岗相适。人才集聚,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不仅要紧盯高端人才,更要发掘本地人才,培育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成长机制。近年来,北关区一方面积极联系对接安阳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院校,重点遴选服务本区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了解青年人才就业意愿,征询薪金待遇要求;另一方面紧盯重点企业的核心骨干岗位,摸清企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突出人岗结合“量才设岗”,在274家重点企业开发1000个薪资5000元以上、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岗位。


三是畅通引才渠道。在疫情影响的不利情况下,坚持线上为主、线下为辅,通过“春风行动”、直播带岗、“就业E图”平台,促成人岗精准对接,先后组织177家企业,发布岗位5930个,达成签约意向1000余个,累计引进人才315人。通过“刚柔并济”的形式,以项目合作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增强发展基础优势。比如,全丰航空植保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设立精准施药实验室,长期与航空植保飞防药剂专家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玉彬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施药技术中心专家何雄奎教授等高端人才开展项目合作,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坚持优化环境

涵养集聚人才“蓄水池”


近年来,随着人民择业观念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北关区不断加强人才保障力度,突出政策补贴和免费人才公寓这一引才金字招牌,抢抓人才“回流潮”,努力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一是以优质服务暖人心。建立人才专项服务队伍,提供一门“一卡一窗一次”人才引进服务,搭建政府、高校、企业对接交流平台,多次邀请本地师生开展“看企业 选岗位”校企人才对接活动,吸引人才共谋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同时,创新“企业认可、市场需要、政府支持”评价模式,将人才引进评价权交给企业,赋予企业家“一支笔”特权,打破对骨干人员的学历、职称限制,直接纳入政策覆盖,给予人才最优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是以真金白银引人心。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机制,开辟专项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在全市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向引进我区重点企业的大专生提供与本科相当优惠待遇,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创业生活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文化旅游等政策待遇,最大程度为人才提供服务保障。政策实施以来,先后向人才发放生活补贴56.72万元,创业补贴2万元,购房补贴9万元。


三是优质发展环境留人心。为人才营造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让人才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充分挥洒干事创业的热情。北关区投资1500万元,精心建成102间无人机园区人才公寓,以“政府主导、园区参与、资源共享”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积极服务全区各级各类人才。公寓配套有餐厅、咖啡吧、超市、健身房、洗衣房等多功能共享区域,定期开办“洹泉人才讲坛”,为人才提供“第三空间”,促进人才思想碰撞交流。现该人才公寓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公寓入住率长期保持90%以上。国家人社部、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领导先后调研并给予肯定,更是得到人才的一致认可。瞄准我区的其他重点产业,我们进一步扩大人才公寓房源储备,切实满足企业持续引进人才的需求,在中信印染产业园内建设第二批253套人才公寓,目前已装修完毕待投入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也为我们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指明了方向。


一是加快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依托中原高新区产业集聚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引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空间集聚、资源共享”的模式,发挥“集聚产业、拓展业态、孵化企业、培育市场”的优势,积极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的人才引育体系。


二是实施人才项目双招双引行动。聚焦我区服装纺织、无人机、高端装备制造、建筑业等重点产业的新兴业态和创新领域发展,结合全区的外出招商,每次明确1名人才服务专员跟班外出,重点宣讲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


三是实行人才项目“三个一”服务。即一个县级干部分包、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名科级干部常态化联络服务,常态化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加快“人才+项目”的落地见效。持续创新的良性人才生态,由领军、龙头企业或特色优势产业牵头搭台,厚植人才优势,邀请中小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加快促进中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特色行业技术创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豫ICP备2023003296号-2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zzet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