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4-11-28   来源:大国人才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和目标,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主体。从这一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对于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对于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与战略属性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这三大属性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政治属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治属性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必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具有正确政治立场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要在工作中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怎样培养人”则涉及职业教育的方法和路径,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丰富的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为谁培养人”则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宗旨,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这些人才应当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人民属性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从人民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必须体现公平性和普惠性。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应打破地域、经济和文化等障碍,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机会。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需求,更要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需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职业教育应面向全体人民,特别是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为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让更多人享受到职业教育带来的红利。


战略属性要求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战略属性来看,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渠道,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精准对接产业升级与创新需求,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构建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更要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教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正确处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几对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确处理上述几对重大关系,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为这些领域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应及时准确把握民生需求新变化新趋势,加快培养相应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职业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组织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劳动技能。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必须敏锐捕捉这些变化,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职业教育还应通过与企业、行业、社会的紧密合作,构建开放、协同、共享的育人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职业教育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教育规范,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职业教育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职业教育应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确保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同时,职业教育应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确保立德树人工程的有效实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技能人才。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合理布局职业教育专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一方面,优化专业设置。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前瞻性和适应性目标,确保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够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企业与职业院校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学习成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指引和惠企细则,进一步加大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产教融合发展基金、税收返还、融资贴息、学徒制岗位补贴等政策机制,吸引更多头部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更多高水平实训基地,特别是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实训基地。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等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这些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加强中高职和本科的衔接贯通培养路径建设,实现职业教育量与质的同步提升。对于办学条件差的县域中职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撤并划转到地级市管理,优化职教资源,实现普职教育资源双向提升,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通过组织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开展教学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具有新质生产力相关背景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职业教育应积极与国际知名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增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与资源。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本土化创新,引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走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分校或办学点,开展境外职业教育合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豫ICP备2023003296号-2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Copyright 2018 www.zzeta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