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考笔试于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行。据统计,2025年国考共计招录职位数20810个,招录人数39721人。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2025年国考行测科目增设了“政治理论”部分。那么今年国考具体有什么变化?反映出哪些趋势?
今年国考试卷类型仍然分为副省级、市(地)级以及行政执法类三类试卷,对于行测,试题结构变化非常大,由五个部分变为六个部分,增加了“政治理论”这一模块,而且该模块的题量达到了20题,原有模块也因增设这一部分有较大调整。很多考生反馈,试卷结构变化太大,非常不适应。对于申论,最大变化就是副省级、市(地)级、行政执法类三套试题完全独立,根据岗位属性差异,试题更具针对性、更能体现“干什么考什么”的人才测评发展趋势,而且今年申论试题在问题设置上更加灵活,题型划分上更具综合性,对测评要素的考查也更加新颖。对于行测、申论的每类试卷的具体情况,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的命题研究专家进行了深度解读。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往年国考行测的五个模块题型题量与2025年题型题量对比:
首先是政治理论模块。考试大纲要求主要测查报考者学习理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往此模块包含在常识判断内,今年首次独立设置,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方面的考查,主要涉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理念、宣传文化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等重要论述的理解,同时还涉及党的自我革命、党规党纪等,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等方面。可以看到该部分的命题立意是,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进一步严把新录用人员政治关。行测这一考查内容改革不仅是对公务员录用考试内容的一次调整、充实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新时代有志于现身公务员事业的广大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也释放了公务员考录工作更加突出政治标准的时代信号,打造一支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干部队伍更加注重政治建设,广大青年应更加积极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其次是常识判断模块,题量为15题。综合来看,考查内容无偏题怪题,多学科相互融合的试题增多,更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储备,法律类题目增多,尤其是行政执法类,须考生结合当前立法热点掌握相关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相比往年减少10题,仍包含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等常规题型,考生反映今年的言语题选文更加多样化。其中,语段内容涉及可再生能源、肿瘤细胞、企业创新、中国传统建筑、政府监管等;选词填空以多空为主要考查形式,成语所占比重较大,着重考查考生语境分析与词语辨析能力和水平;语句表达,稳定为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两类题型;在片段阅读中,依旧以传统的主旨概括、意图判断和态度理解等为主。
在数量关系模块中,题量未受试卷结构改变影响,保持副省级15题、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10题未变。知识点涉及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日期问题、年龄问题、排列组合等,类型常规,但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降低,但考生要在短时间内准确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解答,仍具有一定难度。
相比往年,判断推理模块的题型不变,但是题量减少至35题,减少的部分为类比推理,与往年题目相比,此模块的考点和解题方法并没有本质不同,考生还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图形推理涉及立体图形、对称、数量规律、图形异同等,类比推理行政执法卷命题素材多偏工作实际,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部分,虽然大部分为常规考点,但是题目设计地更为灵活,很多考生表示此部分试题容易摇摆不定。
最后是资料分析模块,从题量来看,仍为20题,与往年一致。从考查知识点来看,仍以增长量、增长率、比重等常规考点为主,累计值、比较值是考查重点,题目占比较大。整体呈现出数据量大、数据难找、数据结构复杂、计算步骤多、计算量大的特点,特别突出偏向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取数据的能力,全方位贴合“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的考试大纲要求。
二、申论
今年国考申论对作答提出明确要求“作答时要一格一字,不得超出每道题目的作答字数限制。”相信今天考生在考场上对这一要求“体验颇深”。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申论试题研究室有关专家指出,“这一要求反映了申论准确考查真实能力的本质,根据以往阅卷经历,新的要求也更便于阅卷老师计算作答字数,避免因字迹修改或挤占格子而导致的误解或扣分,更能维护考试的公平性,提高阅卷的准确性”。关于申论试题考查内容、难易度等方面,申论研究室的专家表示,概括归纳、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应用写作、文章写作依然是三类试卷的重点考查题型,与往年相比,整体材料阅读量、题型题量、答题字数和能力考查方面并无变化,但三类试卷的具体题型选择、难度、答题字数等有所区别。
(一)副省级卷。2025年副省级申论一大变化是综合分析类的语句理解试题回归,替换了纯概括归纳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概括归纳,还需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深度分析能力。其他概括分析、解决对策、应用文写作和文章写作类试题,与往年相比难度一如既往的稳定,应用文写作“金州粮仓的前世今生的宣传稿”,与常规的通知、报告、提纲等公文相比,指向性更强,更考查组织行文的逻辑性与宣传内容的感染力。最后的文章写作延续以往的宏观主题“事物的劣势,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优势,这种转化往往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扣当下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哲理性和抽象性较强,审题立意难度较大,但这又何尝不是给国考副省卷的考生在写作试题上留下了更大的表达空间。
(二)市(地)级卷。材料主题分别从传统种植业与特色生产发展、政府与企业合作创新、林业改革与农民增收、科研与科普共同发展等四个方面,展现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互补发展。前三题题目比较中规中矩,而应用文写作首次要求写一份提案,但其本质还是要求分析作用和提出建议;文章写作贴合国家关于“优势互补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要求。总体来看,地市级试卷材料与题目紧密贴合地市县区的发展实际,更能考查出报考者理解、贯彻执行好上级任务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行政执法类卷。行政执法类申论今年共考查了2道应用文写作类试题,“平安夜市安全应用写作 巡查工作指南”工作事项和工作内容的撰写,应用性更强,更加贴合行政执法类岗位工作实际,另一题“对药企现场指导后的谈话反馈提纲”,考查实质依然是问题梳理概括与改进建议对策的提出,最后文章写作“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感到好办“把群众的事办好”,主题相对比较清晰,整体难度系数一般。材料内容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为主题,更加突出服务理念,切实保障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郑州市现代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院的命题研究团队指出,2025年国考试题表现出了很强的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针对性。整体而言,考查内容难度中等偏上,重在测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对于考生的政治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题内容发挥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凸显鲜明时代主题,反映了国家对新时代公务员的新要求、新期待。今年国考的这些变化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更加注重政治素养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